倒扁風雲在全國頭版,新聞頭條轟動上演著,
吸我注意的卻是243期遠見雜誌報導的專題-我的學校不見了 上學好難
看完整篇報導,不知不覺心裡頭悶悶的,愈來愈悶~
悶的是官員的解決問題能力,往往與市井小民需求成反比
很小很小的小朋友可能因為裁併的問題,
而必須,很早很早就離開父母親的懷抱,住校或通車或走路一個半小時才能去上學,
七八歲的小朋友就可能已經被剝奪就近上學的與父母同住的權利,
政府以教育經費考量,殊不知被犠牲的是偏遠地區弱勢族群的小朋友就學權利
這樣小的小朋友, 可能要走1個~2個小時才能到學校去唸書,
放學後,沒辦法玩,因為回到家已經天黑...純真無邪的歲月已染上一層黑?
偏遠地區已處於弱勢,先天不良, 還要加上後天失調,
只因為要節費, 所節省的費用,可能放個煙火,辦嘉年華,或像倒扁這樣的活動就花掉五百萬
能不心痛嗎,心痛不在於問題, 而在於解決方案, 從來只重治標不治本,
少子化是每個國家的問題, 政府卻用簡單的算式, 以每校五十人為門檻,來求所謂經濟效益,
甚至還想要降低人數,因為裁併短期內確實為各縣市政府掙得五六百萬的經費,
但教育經費的百分八十用來給付教師退休金,或辦個大家都看得的嘉年華,
這樣是有經濟效益的嗎?
偏遠小學的班級人數少可用小班教學來搞定,教低年級時高年自習,反之亦同,
浪費資源有可能是每個學校,每個大人的原罪,
卻不是偏遠學校應該獨自揹負的十字架
更不應該是偏遠學校裡學齡小朋友應該承擔的包袱,
他們還是白紙一張,卻已被送上行刑台承擔大人貪婪的後果
你想公平嗎. 不心痛嗎
倒扁的群眾為反貪腐紛紛捐出那微不足道的一百元,花時間,金錢,力氣與智慧,
馬上募得上億資金,誰說人民變的冷感,變得冷酷?
靜坐抗議,叫囂,弄權造勢,只是淪為一時政治鬥爭角力工具,
得到的可能只是那曇花一現的爽快;
我卻更期待我們能換個角度,表現更多的熱情與關切
把相對的時間,金錢,力氣與智慧投注在未來一世的主人翁身上,
觀察,介入,不論物質或精神上伸出援手,幫助或協助解決下一代教育問題
得到的有可能是那一秒的感動,也可能是一輩子最難忘的故事~
倒扁風雲是台灣政治史上的最慘不忍賭的一齣敗金劇
而遠方盡力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螢火蟲為延續台灣生命力悄悄上演
你想要看哪一齣?!趕快行動吧,就從轉台開始~
- Sep 06 Wed 2006 13:25
心痛不如馬上行動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